坚持天台山地区斗争的艰难岁月
鄂东北的天台山、老君山一带地区,我们通常称为东大山,这里自黄麻起义以来,经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一直是我党在大别山坚持革命斗争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中原突围后,党安排部分同志和武装,以天台山、老君山为中心继续坚持斗争,直至全国解放。这个阶段,同土地革命时期的三年游击战争一样艰苦困难,在这里坚持斗争的同志顽强战斗,迎来了刘邓大军南下,夺取了最后胜利。
突出重围返回根据地
1945年9月,五师部队及鄂豫边区机关由大悟山转移到平汉铁路西四望山地区。五师主力3个旅整编为野战部队,鄂东军区由鄂东、鄂皖边地方武装编成独二旅,旅长吴诚忠,政委张体学,副旅长何耀榜,副政委熊作芳,参谋长李继开,政治部主任余潜、供给部部长马友才,卫生部部长熊玮。整编完毕,独二旅西移,驻礼山县(今大悟县)吕王城。独二旅下辖3个团,四团团长张海彪(后叛变),政委肖德明;五团团长彭超,政委汪进先;六团团长石建金,政委黄世德。
1946年6月26日,中原部队奉命开始突围,独二旅负责掩护。旅政委张体学带六团1个营进入宣化店做善后工作,在完成掩护任务后才开始突围。五团从黄陂县柿子树店经宣化店到东大山,再向南突围,在陂宋公路与敌激战,六团从礼山县四姑墩直接向东前进。四团随旅部,由黄安县西张家进入天台山。四、六两团在天台山的高山岗集合。晚上,突过郭家河敌封锁线,进至麻城林家山。此时,被敌人察觉,调集大军前来堵截。我们在西张店的公路上与敌遭遇,激战一场,我军有20多人负伤。因敌封锁严密,部队无法通过,我们又折了回来。这时张体学所带1个营的部队赶上,旅部在林家山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部队分开行动,改变前进路线。鉴于旅直属干部大队(由黄宏伸、漆少川负责带领)有几百人,行动不便,决定解散。其去向是:少数补充到部队,大部分分散到地方去隐蔽,确定由张立元(原礼山县县委书记)。陶正堂(原礼山县县长)负责将一部分干部和伤员带回东大山(天台山),与刘名榜会合,坚持斗争。
上世纪七十年代,马友才与刘名榜在红安县委客室的合影
干部和伤病员安置毕,旅直机关和四团又分成几路:四团团长张海彪带1个营绕道八里向东去,政委肖德明带1个营取道永佳河向东去,独二旅政委张体学率旅直机关和四团1个营、六团2个营及警卫营,由林家山经西张店向东去。供给部原随旅部,因人员太多,加之又负责部体的给养,行动不便,便分成两路:熊忠孝带领部里的男女干部七八十人随肖德明的部队行动,我带1个班的武装保护经费,随旅部一起行动,这笔经费计有法币1亿元,是突围前到中原军区供给部领来的。以1000万元为一担,共10担,由身强力壮,忠实可靠的战士挑运。张海彪、肖德明所带的2个营负责掩护旅部。
张体学等率领部队出麻城西张店,经木子店进罗田平湖,过英山杨柳河,约一星期到达安徽太湖、岳西的冶溪河地区。五、六两团亦先后到达。部队全部会合,旅党委在这里开过一次会,决定派副政委熊作芳去皖苏联系。当时旅部带有电台,与党中央取得了联系,旅部便在冶溪河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党中央的指录,我们就停止前进了。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会议决定开展地方工作,副旅长何耀榜带一部分人回东大山坚持斗争。
会后,部队分成小股行动。我因有病,经组织决定到蕲春地方去休息。恰好黄世德带部队过来了,后来上了将军山,遇肖德明所带几个人在那里活动。
黄世德、肖德明都想找到张体学,了解下一步到底怎么办?听说张体学在英山那边,我们晚上便由将军山出发向英山方向前进。黄世德总叫走不动,我们晚上只行了二十多里路,天明前,上山去隐蔽,我们5个人——黄世德、肖德明、岳长胜(四团政治处主任)、何海清和我坐在一起,忽然发现前面路上有人。此时天已蒙蒙亮,黄世德站起来用望远镜看,发现是敌人来了,随即向部队喊了一声:“大家赶快隐蔽!”此时,另一股敌人已进至山脚下,敌人听见黄世德的声音就开枪。我们的部队随即分成两路跑步撤退。黄世德与何海清带一部分人,向我们来时的方向跑;我与肖德明带一部分人,向侧面跑,跑了好一阵遇上了冯益民所带的一部分人,大家汇合一起,共80来个人。但是黄世德怎么样呢?我们都不放心,便派黄的警卫员带一个班去找。后来发现黄世德于当天在蕲春县乌沙畈女儿寨与敌奋战,光荣牺牲。
肖德明带我们这一部分人,决定还是去英山找张体学。到了英山县城附近不远,得知张体学又到西边去了。中秋节这一天,一小股敌人在后面尾追不放,肖德明带一个班将敌人打退。我们就进到罗田县的天堂寨,在那里休整了一个星期。大家研究认为,还是去找张体学为好,于是又南进,到达浠水县汪岗一带。此时,四团的一个参谋乘涉过上巴河之机,带一个班跑掉了,至此,我们只剩30多人。这时已无法打听体学的去向。我们又西进黄冈,找到了地方党组织,但是不敢久留,于是从黄冈到黄安八里湾附近的翁家店。正向老百姓了解敌情,敌黄安县八里乡公所的武装跟踪而至。我们又转到觅儿寺以西与黄陂交界的地方隐蔽了一天。肖德明、冯益民和我一起商量,决定回到天台山去。第二天到高桥河,准备弄饭吃,敌二程乡公所又打来了。我们取道杨白禄(注:地名,今属红安县二程镇。)进了佛塔山,在傅家坳用“下闷子”的办法休息了一天,第三天走阳台山,经介灵寺,过福德桥,敌金牛乡公所的武装又在后面尾追。我们甩脱了敌人,一头钻进了天台山,回到了当年我们打游击的老窝子。
天台山新貌(张发喜 摄)
再建天台山游击根据地
中原突围前,独二旅党委决定留下一部分干部和武装继续坚持以天台山、老君山为中心的东大山地区的斗争,乃派原鄂东地委委员、经扶县委书记刘名榜,原经扶县县长肖先发和邱进敏等,率一连武装,在东大山打游击。突围后,形势日益严重,连长(外号胡喀)叛变。刘名榜和肖先发便带十几人在天台山南面的山沟里活动,邱进敏带十几人在天台山北的郭家河至白沙关一带活动。
突围时,原五师后勤部部长徐锡煌留在天台山。他将张五福、余应福等5人组织起来,在高山岗一带开展武装斗争。突围以后、首先回天台山的是独二旅副旅长何耀榜。他带有七八个人在天台山南麓的腰磨冲隐蔽。然后与在这里坚持斗争的同志取得了联系。于是,刘名榜、肖先发、徐锡煌等集中到了腰磨冲。
何耀榜
我们进山后,陆续回到天台山的有:五团政委彭超所带的几个人,六团一营副营长谭正彪等两人,已经突围到平汉路西的原五师某团舒政委(后牺牲)所带的十几人,还有郑位三的弟弟郑植惠也从路西过来了。上述各路人马合计起来,约有100人左右。这就是中原突围后,在东大山坚持武装斗争的全部力量。我们初进山,无统一的领导机构,大家便以何耀榜、刘名榜为主要负责人,徐锡煌也是负责人之一。
天台山和老君山一带,自土地革命以来,党的组织、武装斗争一直没有间断过,群众基础非常好。比如高山岗的吴芝鳌(原红二十八军战士)、徐仁诚、秦敬安,鸡公寨下的杨先文、杨绍贵、余绍文、余绍禄、周明传、周明新等,还有河南潘家湾、牛坑冲的一些基本群众,他们千方百计掩护和支持我们,对革命贡献很大。
我们进入天台山是9月25日左右(农历八月底或九月初)。开始在观音岩休息,想弄点饭吃。敌黄安县金牛乡公所跟踪追击而至。山里的地形大家都不熟,我带着大家往深山沟里钻,敌人不敢再追了。天将黑,我们下山去吃饭。湾子前面忽然来了一个人,老远就大声地喊土门坳的甲长,通知他明天去七里坪开会。那人边喊边进湾来,正与我相遇。他看了一会,说:“你是马部长吧?”我说,“是呀!”原来,他是何耀榜派来的。此人姓黄,是新县卡房村人。突围前,我为部队办棉衣,他曾给我带过路。他说,何耀榜、刘名榜他们都住在腰磨冲里。敌人追击你们,我们看见了,但不知是一些什么人,因此,派我装成国民党保公所的人,以通知甲长去开会为名来探听一下虚实。我要黄同志把大家都带到腰磨冲去。他不同意,说领导讲了,你们只能派两个人前去接头。由此可见何耀榜、刘名榜他们是相当警惕的。我只好说,请你把大家带到一个安全地方去休息一下。他同意了。我就和肖德明去见了何耀榜和刘名榜。何耀榜让肖德明和冯益民把部队带到郭家河去与邱进敏一起活动,将我和另外3个人留下。
这时,大家都住在腰磨冲里。何耀榜住在净石岗(有一户人家)南面山嘴上的一个窑棚里。那里地势高,不管哪边有人进冲,都可以看见。我和谭正彪等19个人随何耀榜在一起,住在净石岗附近新搭的一个棚子里。刘名榜、肖先发、徐锡煌等带领的20多个人,住在腰磨冲里边新搭的一个棚子里。大家以腰磨冲为集合点分开活动。
开始,腰磨冲里的形势还不太紧张,虽有地方反动武装时常进山袭扰,但问题不大。一个月以后,即10月底(农历十月初),国民党驻黄安七里坪的正规军派出1个团进天台山“清剿”,周围几个县的保安队配合,把通往老君山、天台山的所有道路都封了。敌人一进来,就将烟宝地以上,所有湾子里的老百姓都赶出了山。我带几个人转移到团鱼嘴去隐蔽,偎在丛林岩洞里,白天怕冒烟,夜晚怕冒火。谭正彪带几个人转移到老君山下的北岩去隐蔽,北岩下面有一石洞,他们住在洞内。北岩只有一户姓刘的老百姓,他一面跟老君山上的敌人送菜,一面跟谭正彪他们送饭,掩护得很好。
北岩村滴水洞
敌人在“清剿”中,没有几天工夫就把天台山、老君山变成了无人区。我们不能没有群众,于是,何耀榜、刘名榜决定离开腰磨冲,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从此我们就分开了。刘名榜、肖先发、徐锡煌转移到天台山东面的鸡公寨。我们随何耀榜转移到老君山南面的对天河。我们这边比他们那边的人多些,仅团以上干部就有好几个,如何耀榜、肖德明、彭超、郑植惠和我。大家都是从部队回来的,地方情况不熟,给养困难,吃饭穿衣成了大问题。天气冷了,许多人没有棉衣,只穿着两三件单衣服。何耀榜便派肖德明、谭正彪和我带20来人到仙居顶一带去搞经济或棉衣。损失两个同志:一个老干部,一个是我的警卫员。他们在宣化店附近与敌遭遇时牺牲。
我们回来以后,大家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怎么办?几个主要干部在对天河的黑沟对面山上一个石洞里开会研究。
会议由何耀榜主持。专门讨论了如何度过困难的冬天,把革命斗争坚持下去的问题。会上肖德明、郑植惠提出回到老家紫云区的郑家堂、肖家湾(今属河南新县)一带去坚持斗争。何耀榜同意了。
肖德明会后带着他的警卫员小林同郑植惠一起走了。其余的人就组成几个队:何耀榜带十来人(都是短枪)转移到老君山的北岩一带隐蔽,彭超带七八个人到烟宝地、溜石板一带活动,我和谭正彪带13个人到礼山县黄陂站东面的三角山一带活动。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保存革命力量,争取与基本群众取得联系,筹集经费。我们的纪律规定,筹款时不能乱打乱抢,只能完税。我们队就在山沟里找烧炭窑的和小手工业者收点税。如三角山下有个湾子家家做香,我们要他们来扯税票。这样,经济来源就找到了门路,比偎在老君山、对天河的情况好多了。
1947年1月中旬(农历腊月二十几),我们隐蔽在三角山石板冲的一户人家里。一天,房东告诉我们说:老君山里面打了一仗,敌人搞了些破被絮、破锣罐……听到这消息,我和谭正彪悄悄说:这一定是打的何耀榜他们。要是把他打死了,他带的那上十个人谁领导呢?岂不完了吗?我们商量后,决定带领全队去看看。
天正下着大雪。我们走到三角山,雪越下越大,天快黑了,无处歇脚。我们想,这么大的雪,敌人不会搜山了,决定到三角山店里去住一宿。这个庙原来是有道人住的。因敌人搜山,道人被赶下山去了。我们一走进去,嗬,里面有人!原来是快过阴历年了,老道回庙里给菩萨烧香贴金。我们自带有粮食,借老道的炊具做饭吃,第三天半下午又动身,天将黑时到了老君山。我们先到北岩何耀榜住过的石洞里看了看,什么也没有,真叫人担心。夜晚摸到洪家岗,有个叫吴老大(原名吴虎山)的在山上烧炭,我们摸进了他的窑棚,他说有个彩号住在这里。老吴接着告诉我们,他们挨打的地方不是我们去看的那个石洞,而是另外一个石洞,是国民党经扶县卡房保公所的林让山带小保队打的。因为他们在那个石洞里呆的时间太长了,麻痹大意,暴露了目标。敌人这次袭击,打死我保卫干事一人,打伤了原独二旅警卫连连长陈义德。何耀榜由于同志们的掩护,转移到对天河的石家洼。我们到隐蔽地看望了陈义德以后,就去找何耀榜。
支持革命的红色群众吴虎山(摄于1985年)
石家洼只住有姓吴的一户人家,兄弟7人,开荒种了许多田。敌人“清剿”时,他家被赶到山外面的熊家河去住。老吴在搬走以前,暗地里跟我们交代,搬到熊家河去以后,首先向保长要求,争取留下一人在山里烧炭,如果不行,在山上某石洞里放些粮食和加工的筛、簸、筐等。后来,在老吴的一再要求下,大保长准许他留下一人在石家洼里面烧炭。我们找到窖棚,请烧炭的吴家兄弟去告诉何耀榜。过了一天,何耀榜派人来通知我们去见他。
春节到了,原来从对天河转移出去的3支队伍——我们一支、彭超一支、何耀榜一支都回来了,共计30来人。我们请石家洼烧炭的买了点肉,何耀榜找他的一个远房亲戚——黄安龙桥李成洼的老表送去了3斗米。大家聚在一起过了个团圆年。到了l月23日(农历正月初二),粮食吃完了,没有办法,我们将桃树冲稻场上的稻草复打一次,打出了一些谷又无地方加工。七找八找,发现杨家岗有一户人家未搬走(敌人搜山时漏掉的)。他是肖先发的老表,他帮我们整成米,这样又度过了几天。
罗礼经光中心县委驻地——老君山十八洞
春节过后,1947年2月,形势发生了变化,敌正规军被调去华北参战,剩下的只是一些地方反动武装。我们动员何耀榜出山,到宣化店那一带去活动,扩大影响。开始,何耀榜不想出去,因为他的脚行动不便,后经大家再三劝说,他同意了。彭超带的一队人留在山里坚持。何耀榜带着20来人到了宣化店以西活动。
何耀榜是宣化店西面茶坳人。抗战期间,他多半在家乡一带活动,颇有威望。这次他回家乡后,一方面向亲戚、朋友和原来的统战对象做工作;另一方面将特别反动的保长杀了两个,于是很快打开了局面。有几个保长主动跟我们取得联系,向我们提供情报,供应钱粮。其中有个叫刘清扬的保长公开对我们讲,你们需要什么可直接找甲长要,我已跟他们打了招呼,保里认帐。后来我们又活动到宣化店南面直至邹子铺一带。
有一次,我们住在宣化店附近一个姓何的独户人家里(据说是何耀榜的自家人)。他家有兄弟俩。老大在家种田,老二在宣化店教书,是国民党的特务头目(建国后被我镇压)。何耀榜有意拿出派头对老大说:“你去跟老二说一说,我们住在你家里,叫他回来一下。”老大去跟老二讲了,老二没有直接回家。他去跟何耀榜的堂叔父(当地的绅士)讲:“何耀榜住到我家里,我要带人去把他赶走。”何耀榜的堂叔父反问道:“如果你赶不走怎么办呢?还是回去一下吧!”老二就不敢带乡保队回去,但又不能不回家。老二回到家里,开始他大大咧咧,一个劲地讲国民党怎么怎么好,共产党如何如何不好。何耀榜拿出更大的派头严厉地对老二说:“俗话说的好,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你的所作所为我们都知道了。告诉你,从今以后不能做坏事。”在何耀榜义正词严的训斥下,老二不敢再耍威风了。我们把宣化店南面的一些乡长、保长和绅士控制以后,老百姓就敢于同我们接近了。我们有了群众,什么事情都好办。
迎接刘邓大军南下
何耀榜带领我们在宣化店周围活动了近1个月,到了4月间(农历三月),我们又回到天台山东面的潘家河一带,与刘名榜会合、不久,就在鸡公寨山上(现在称为红军洞的那一块)成立了罗(山)礼(山)经(扶)光(山)中心县委和军事指挥部,何耀榜任书记,刘名榜任副书记,徐锡煌任指挥长。下面辖有3个工委:经扶工委,书记邱进敏,在郭家河以北至莲塘山一带活动;礼山工委,书记肖德明(他回家后不久因安麻经工委书记吴先奎叛变,难于坚持,便又回来了),副书记由我担任,在宣化店东南面一带活动;黄安工委,书记彭超,在天台山南面的福德桥一带活动。
肖德明和我带着十几人到宣化店附近一带,由于前一段工作有基础,情况很好。不多久,原罗礼经光中心县军事指挥长居宗彩叛变投敌,由武汉行营回到了宣化店。他带着国民党的一批武装特务,取去我方埋藏的许多武器和物资,到处诱降和搜捕我方人员。居宗彩对宣化店一带地方的情况极熟;同时,敌人又在每个保公所加修碉堡,严密封锁。我们在宣化店一带无法立足,便撤回老君山南面的阳台山一带活动。
时到7月(农历六月),我们在天台山地区坚持斗争已半年多了,与上级党和其他地方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我们知道蕲黄广地区有党组织,但路程太远不好联系。后听说漆少川在黄冈活动。经济非常困难,很想外地支援一下。大约是农历七月,何耀榜派肖德明到黄冈去,找到了漆少川,了解了他们那边的情况,并带回一些钱来。接着,第二次又派肖德明和彭超带几个人去黄冈。他俩走后没几天,刘邓大军就南下了,肖、彭就没有再回天台山了。
自我们礼山工委撤回之后,几个工委的人又集结到黄安潘家河一带。肖德明和彭超去黄冈之后,黄安、礼山两工委基本上合在一起活动。刘名榜派我和谭正彪带7个人到黄安台南一带搞经济工作。我们计划到佛塔山徐屋榨去找徐寿山(注:徐海珊烈士的哥哥)要税款。他在河口镇做生意。临走时,刘名榜告诉我们,刘邓大军快要来了。这个消息是国民党经扶县大队长黄古如部下的一个中队长写信给刘名榜讲的。那个中队长跟我们有统战关系。
第二天到石家洼。这时,老百姓都回到山里去了。石家洼的群众打了一头野猪,煮了一满罐肉招待我们。吃过饭,我们翻山越岭赶到潘家河。这时,何耀榜住在余家冲内边的一个棚子里。他的腿开始烂了,老远就能闻到腥臭味,完全不能活动。刘名榜住在经扶县潘家湾后面的山洞里。我们白天还是不敢出来,便到余家冲后面山上去蹲着。过了一会,来了一个人,说是送信的,我们派人前去接待了。信上署名的有鲍先志等3人,其中有任仕舜。前两人我们不知道,任仕舜是五师干部,大家熟悉。我们看过信,认为刘邓大军再是真的来了,因为何耀榜不能行动,我们就带着送信人去找刘名榜。他还是那么警惕,说:“白天我们不能去,要接头,晚上去。”为什么刘名榜还在怀疑呢?他看见送信的那个人原是五师的,突围后回家去了,表现怎么样不清楚。在当时情况下,作为领导人完全应该这样考虑,如不警惕,一旦被敌人把我们搞掉了就划不来。但是,信中指名要刘名榜到经扶县去接头,他又不能不去。到了晚上,除留孙才甫等人照顾何耀榜以外,其余的人又集中,共约40多人。虽说队伍集中出发了,但刘名榜总有点放心不下,怕出问题。我们走到经扶的杜家湾,遇河南的小保队打了几枪,刘名榜马上命令说:“算了,算了,赶快回去!”大家又各回各的山洞,可是我和谭正彪带的7个人没有地方蹲,便到潘家湾的群众家里借了点粮食和一个铁罐,在该湾的后面山上偎起来。
七十年代,坚持大别山斗争的老战友相聚于天台山徐绪煌家中。左起:杜华、徐绪煌、黄宏儒、马友才、刘名榜
9月2日(农历七月十八日),刘邓大军进驻七里坪。第二天,刘名榜又派人去通知我们,说大军到了七里坪,晚上在白果树集合,到七里坪去与大军会合。我们从北门过城,在大军驻七里坪的一个营部里接了头。他们把我们安置在潘氏祠堂里住下,外面加派了岗哨,这说明他们对我们也不放心。次日上午,大军派了一付担架,送刘名榜到旅部去。旅部当时住在火连畈对面的一个叫黄石冲的湾子里。刘名榜跟刘邓大军六纵十七旅旅长李德生见了面,才算正式接上了关系。刘名榜回来以后,我们驻地门前的岗哨也撤了。就在这天下午,我在北门河边散步,遇见了汪进先、任仕舜。大家久别重逢,高兴的不得了,互相倾谈了突围后的情况。
两天后,开始安排我们的工作,派我带3个人仍然回到白果树店去,监视可能从北面追击我军的敌人。另派几个人去接何耀榜。其余的人暂留七里坪。第三天,敌人从华家河向七里坪进攻,大军在烟宝地与敌人打了一仗。战斗结束后,大军撤出七里坪,何耀榜随大军转后方医院治病,谭正彪同他一起去了。刘名榜、徐锡煌等,原来在当地坚持斗争的同志都回到白果树店一带。我们又在一起配合大军在县北一带打游击。
11月间(农历十月间),黄安县委、县民主政府,在七里坪东南的梁家堰宣布成立。县民主政府成立这天,还处决了在黄安战斗中生俘的黄安县最反动的特务头子、国民党少将情报组组长高维均。至此,在中原突围的一年之后,黄安人民又有了自己的政府。
1947年9月4日,刘邓大军解放后的黄安县城
(郭家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