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信仰教育培训班在我院开班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8月19日至23日组织了40余名思政课教师赴我院培训学习,长江大学校党委书记朱业宏、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刘小燕、副部长张重才出席了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吴智勇主持,湖北红安干部学院大别山分院党支部书记龚光芬致欢迎辞。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刘小燕做开班动员,她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阐明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她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朱业宏书记对学员们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二是积极参与,三是自觉整合。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学术性、人文性、实践性的四个性质,切实提高自身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和工作本领。随后,朱业宏与龚光芬一同为本次培训班授旗,标志着培训正式开始。
本次培训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音像教学、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员们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了解红安光荣的革命历史,学习红安革命传统,传承红安精神,感悟初心与使命。
在课堂教学环节,湖北红安干部学院资深教师彭希林为学员们做了《红安革命史与红安精神》的专题讲座。“革命战争年代,红安地区先后有40多万人参战,14万人英勇牺牲,而留下姓名的仅有2万余人,好多人连姓名都没留下。”彭希林教授的动情讲述,引得学员们感慨万千。在其鲜活生动的讲课过程中,大家通过聆听革命烈士的动人故事、追忆红安艰难险阻的革命史、领悟红安“一要三不要”、“一图两不图”的革命精神,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湖北省委党校副教授徐伟则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辅导报告,他以严密的逻辑、生动的案例从法学视角解读了新时代的“1条主线”、基本内涵的“8个明确”、基本方略的“14个坚持”。
在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先后参观了七里坪长胜街革命遗址群、秦基伟将军故居、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李先念故居纪念馆、董必武故居以及王近山故居等革命旧址。在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大家敬献了花篮并向烈士纪念碑三鞠躬以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党员则重温了入党誓词。在董必武故居和李先念故居纪念馆,学员们分别观看了视频《董老子女忆董老》和《大爱》,还学唱了《红安谣》、《映山红》、《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红歌。丰富的史料、生动的讲解再现了当年热血澎湃的革命情怀,学员们边听边看、边学边悟,充分领略了革命先烈朴诚勇毅的优秀品格和不胜不休的革命精神。
在培训期间,4个小组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了2次集体备课。学员们围绕参观学习感悟和促进思政课“三进”工作开展了交流分享。在畅谈学习体会时,尹业香教授说,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一切胜利都能从信仰里找到源头,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斗志也源于信仰的支撑;徐骆博士认为,解决现实问题,才能筑牢信仰根基。在当代,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回应社会关切;吴智勇书记则认为,“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在新时代仍有生命力,我们要弘扬红安精神,勇于担当,攻坚克难。而如何促进思政课“三进”?老师们普遍认为,信仰教育应贯穿思政课教学的始终,并结合教学实际,从备课、讲课、听课、评课等环节进行了教学反思。
培训结束后,学员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他们认为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在培训中收获了感动、凝聚了力量、坚定了信仰。教师有信仰,教育才有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感、所悟带入工作中,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性和实效性。